【活动回顾】紫荆学堂——南国清华校友终身学习计划第九讲:从利安百年历程看香港城市变迁
  • 2020-08-27 19:02

“紫荆学堂——南国清华校友终身学习计划”是由深圳市清华大学校友会、清华大学广州校友会、香港清华同学会、力合商学院联合主办,旨在响应清华大学关于开展校友终身学习的倡议,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校友举办校友终身学习系列讲座,每期邀请各行业优秀校友嘉宾分享真知灼见,传道授业,使学习成为广大校友受益终身的习惯。本次讲座《从利安百年历程看香港城市变迁》是第九讲,由清华香港同学会承办。2020年8月21日晚上,紫荆学堂——南国清华校友终身学习计划第九讲在香港举行,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举行,400余人加入直播间在线观看,并积极互动。本次紫荆学堂由78级建筑系校友,利安集团执行董事徐丽业女士主讲。徐女士1984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,1988年成为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设计研究生班第一批学员。两年后她加入利安集团成为建筑设计师,之后一直从事中、港及东南亚地区公共及私人发展建设项目的设计及管理工作。至今三十余年。也是利安的第一位女性合伙人。三十年来,借助跨地域文化背景优势,她参与的建筑项目涉及地域广泛,包括香港、台湾、马来西亚、缅甸和中国大陆的多个城市。不同文化条件下的工程设计实践丰富了她与客户的沟通经验,而多样化的项目种类使她对办公、酒店、住宅、商场、娱乐、保育、城市更新和总体规划等项目,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。

 

本次讲座由主持人清华79级建筑系校友杨志中先生(香港清华同学会副会长、SSG合伙人)介绍了本次论坛和嘉宾,接着由徐丽业校友为我们带来精彩的、图文并茂的分享。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,徐丽业校友娓娓道来。利安作为香港最古老的建筑咨询事务所,其发展史也贯穿在香港城市建筑发展史的进程中,也见证着百年香港的荣辱兴衰。尤其她与我们分享了很多珍贵的历史图片,让我们一窥香港的历史足迹。

 

第一阶段, 19世纪末至1920年,香港从小渔村登上历史大舞台。徐丽业女士与我们分享了非常多的有趣的小故事,例如谁是第一个香港太平山顶的居民;保罗遮打到底是谁,他不但建立了诸多至今仍影响广大市民生活的公司,他的名字至今还出现在香港的大街小巷。由于香港土地紧缺,从19世纪中叶香港就开始填海,我们今天看到的沿海商业最为繁荣的地区,几乎都是填海而成。三次大的填海过后,维多利亚海岸线初具雏形。

附加圖片

返回頂部